结直肠癌被称为潜藏在人体内的“隐形杀手”股票配资十大公司,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约占所有癌症病例的10%,也是全球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结肠镜是结直肠癌筛查的“金标准”,加强技术研发与应用对提高癌症筛查检出率、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日前,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作为组长单位牵头,联合全国多家知名三甲医疗机构,启动“聚谱成像技术对比白光内镜在结直肠镜下腺瘤发现率比较的随机对照试验”多中心研究项目。
仁济医院消化科副主任、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李晓波介绍,结直肠镜检查的有效性对患者生存率和消化疾病防治水平具有显著意义。据悉,85%至90%的散发性结直肠癌(CRC)均遵循“正常结肠黏膜—结肠息肉—结肠腺瘤—结肠上皮内瘤变—CRC”的癌变途径,肠道息肉从良性发展到恶性,一般需要15至20年时间。而大量研究表明,结肠镜的筛查敏感性高达90%以上,如果能早期发现肠息肉,用肠镜实施切除,治愈率可达到90%以上。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相关筛查?《中国结直肠肿瘤综合预防共识》建议,散发性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应综合年龄、性别、体质指数、结直肠癌家族史、吸烟和饮酒史等因素,并结合粪便隐血试验判定。现无单一指标区分结直肠癌风险人群,建议年龄大于40岁者接受结直肠癌风险评估,建议结直肠癌高危人群在大于40岁时接受结直肠癌筛查。
专家建议,所有一般风险患者的筛查应从45岁开始,对定期检查的患者筛查应持续至75岁(或预期未来寿命<10年)或不定期筛查的患者直至85岁。对于有炎症性肠病个人史的患者,crc风险较一般人群高,应在确诊后8年开始结肠镜检查,并每1至3年进行一次。如果一级亲属中,有一名60岁以下或有两名任何年龄的crc或进展期腺瘤患者,应在较诊断出患病最年轻家属小10岁或达到40岁时(以较早者为准)开始进行结肠镜筛查,结果正常者,检查间隔不应超过5年。<>
仁济医院消化科博士章庆伟对此次多中心研究的背景、试验依据、具体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进行了介绍。“研究将以45岁至85岁,因结直肠癌筛查或粪便免疫化学试验(FIT)结果呈阳性或消化道症状第一次进行结直肠镜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聚谱成像技术(SFI)与白光内镜的腺瘤检出率(ADR),探讨两项技术的无蒂锯齿状病变检出率、总息肉检出率与进展期腺瘤检出率。”他表示,希望在该研究成果的帮助下,引领消化内镜向更高质量迈进,满足多样化的临床需求,让患者更早、更好获益,助力消化道疾病的早筛早查迈入新阶段。
该研究由开立医疗为提供技术支持。此前股票配资十大公司,开立医疗联合国内多家三甲医院发起“国产内镜新光学染色技术应用价值的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开展聚谱成像(SFI)与光电复合染色成像(VIST)应用于胃镜检查的随机对照研究。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股票开户配资网观点